logo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16
37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2家医疗领域IPO新受理!科创板1家,北交所1家

日期:2025-05-11
浏览量:2798

5月9日,上交所科创板和北交所各受理一单IPO,其中科创板为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为杭州联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
截至目前,2025年北交所已受理9家IPO企业,占目前新受理企业约7成。
大象君认为,北交所目前的审核工作在按计划有序推进,审核节奏保持稳定,有助于提高北交所上市公司质地和规模,增加一二级市场供给,强化市场预期和市场信心;同时,有助于带动新三板市场向好发展。


IPO新受理企业情况



一、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
公司以“让磁共振成为老百姓用得起的日常诊查手段”为使命,通过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推动磁共振的迭代进步及推广普及。公司在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上突破核心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制造,保障了国产磁共振产业核心部件自主可控,支撑并推动了国产超导磁共振产业的快速发展,降低医院磁共振检查的价格,有效改善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民生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以装机量口径统计,2024年公司MRI设备超导磁体全球市占率位列第五、国内企业第二,是全球最大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情况如下:
图片
2、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许建益直接持有公司 41.51%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许建益、许卉及许电波分别直接持有公司41.51%、4.36%及4.36%的股份,许卉通过凯方投资、启益投资分别控制公司4.84%、4.84%表决权,三人合计控制公司59.92%表决权。其中,许建益系许卉、许电波之父,许电波、许卉系兄妹关系,3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3、报告期业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4.51亿元和4.25亿元;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3,463.50万元、4,873.47万元和5,578.39万元。

图片

4、募集资金运用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以下项目:
图片
5、企业关注点
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磁共振核心部件供应商,公司已与国内外知名MRI设备厂商如日本富士胶片集团、美国GE医疗、意大利百胜医疗、万东医疗、深圳安科、联影医疗、福晴医疗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通过海外子公司布局及运输过程液氦保持专利技术研发促进MRI设备海外供应链模式的创新,大幅降低了最终交付成本。公司产品对应的MRI设备超过50%最终销往日本、欧美和其他海外新兴市场区域,推动MRI设备的全球普及。

二、杭州联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主营业务
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来专注于基因科技领域,始终秉持“解读生命密码,书写生命故事”的愿景,以自主掌握并创新底层基因技术为原点,致力于探索及拓展基因技术在各类场景的应用并推动最终产业化的实现。
公司现阶段主要依托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客户提供层次丰富、技术前沿、品质稳定的科研服务及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基于底层基因技术的积累进行应用场景的迁移,已逐步切入临床应用领域,自主开发创新的基因检测医疗器械,形成“基础科研与临床应用”一体化布局。
2、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郎秋蕾、周小川。郎秋蕾直接持有公司17.23%的股份,并通过控制联川投资间接控制公司10.32%的股份;周小川直接持有公司21.25%的股份;郎秋蕾、周小川合计控制公司48.79%的股份。

3、报告期业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5亿元、2.87亿元和3.67亿元;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5275.67万元、5348.85万元和6005.67万元。
图片
4、募集资金运用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入以下项目:
图片
5、企业关注点
公司在科研服务领域坚持围绕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中不同的研究对象进行产品线的建设,将科研逻辑融入产品逻辑,建立了翻译转录组学、表观调控组学、微生物与基因组学及蛋白与代谢组学四大服务条线。公司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PCR技术平台、基因芯片技术平台以及各类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样本保存、核酸提取、文库制备技术及生物信息分析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灵活、高效、适配不同研究方向的基因检测科研技术服务。同时,公司利用自身DNA合成能力自主生产探针等基因检测原材料,有效的为自身科研服务降本增效。科学技术服务是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设计并开发紧跟科研前沿的服务产品,极大的赋能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助力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





▲文章来源:大象IPO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回/顾


GE重大人事变动,新总裁“五一”到任!


巨头混战!谁能拿下BD2000亿“大蛋糕”?

卷哭同行,联影再包揽1.13亿大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