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16
37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FDA首次开绿灯,这款国货用1/3价格干翻传统产品

日期:2025-04-21

日,阿里巴巴达摩院研发的胰腺癌筛查AI 模型 DAMO PANDA 正式获得美国 FDA “突破性医疗器械” 认证,成为中国科技企业首个获此殊荣的医疗 AI 产品。FDA的认证加速了其审评流程,未来将推动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应用。目前,DAMO PANDA已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等机构试点,成功筛查出常规检查漏诊的早期病例。

全球首创!阿里巴巴AI攻克

01

突破性技术,

改写胰腺癌早筛历史

胰腺癌因恶性程度高、早期症状隐匿,80% 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5 年生存率不足 10%,被称为 "癌症之王"。传统增强 CT/MRI 筛查成本高、操作复杂,难以大规模推广,早期精准筛查成为全球医疗难题。


阿里达摩院医疗 AI 团队自 2018 年深耕癌症早筛领域,在积累慢性病筛查经验后,2020 年针对胰腺癌筛查瓶颈,联合全球十余家顶尖医疗机构,首创 "平扫 CT+AI" 解决方案。该方案依托平扫 CT 年检查量超 20 亿人次的普及优势(成本仅为增强 CT 的 1/3),通过 DAMO PANDA 模型突破传统平扫 CT 漏诊率 30% 的局限。


DAMO PANDA 模型构建三层深度学习框架,实现对平扫 CT 影像中 0.3 毫米级微小病灶的精准识别,筛查敏感性达 92.9%、特异性 99.9%,每千次检测仅 1 例假阳性,首次让大规模胰腺癌早筛成为可能。相关成果 2024 年发表于《自然・医学》,被评价为 "开启影像 AI 癌症筛查黄金时代"。

图片

PANDA的开发、评估和临床转化概述(图片源自Nature Medicine )


这一技术突破的临床价值在真实世界中得到验证: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通过 DAMO PANDA 筛查 4 万余人,成功检出 2 例常规检查漏诊的早期病例,其中 1 例 1.5 厘米肿瘤患者经及时手术康复,彰显技术的临床价值。


2024 年 5 月,世界卫生组织在联合国 AI for Good 峰会上将其列为 "全球癌症防控优先推广技术",并推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建设早筛体系。


这项 "从平扫 CT 到早期诊断" 的技术突破,凭借低成本、高精准的优势,有望重塑全球胰腺癌防控格局,为提升癌症早期发现率开辟新路径。


02

跨界,不止阿里

除阿里外,其他科技巨头也正加速抢占 AI 医疗高地。讯飞医疗依托星火大模型打造智能导诊与语音电子病历系统,在多地医院提升基层诊疗效率。


商汤科技 “大医” 模型通过多模态技术优化就诊流程,病理模型覆盖 20 余种器官,在瑞金医院等机构将癌症筛查效率提升 20 倍。


华为医疗军团在病理与脑科学领域突破,“慧检” 平台覆盖 200 多家医院,阿尔茨海默症预警模型提前 3-5 年识别风险。


字节跳动小荷健康的结肠镜 AI 辅助诊断敏感度超 95%,格力跨界医美推出高端设备,京东健康 “AI 京医” 体系分诊准确率达 99.5%。


从导诊到重症救治,巨头们以技术与临床结合重塑医疗生态,加速 AI 从辅助工具向核心生产力转变,在全球竞争中勾勒中国医疗 AI 创新图景,推动精准医疗普惠落地。


03

AI 医疗的黄金十年

DAMO PANDA 的 FDA 认证和格力的医疗布局,折射出全球 AI 医疗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根据慧博投研数据,2025 年中国 AI 医疗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349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39.4%,而全球市场规模将在 2031 年达到 5245.5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27.7%。


在技术驱动层面,以 DeepSeek R1 为代表的大模型、应用于药物分子设计的生成式 AI,以及融合文本与影像分析的多模态技术,正成为行业突破的核心引擎。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医疗数据分析的效率,更推动着 AI 从辅助工具向核心生产力的角色转变,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底层技术动能。


未来,AI 医疗的发展将聚焦于三个深度应用方向:

  • 精准影像诊断领域,AI 可将癌症筛查效率提升 20 倍,微小病灶识别率逼近人类极限,显著改善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  AI 制药领域,靶点发现周期的缩短与 30%-50% 的成本降幅已从理论变为现实,成都先导等企业的技术落地案例,证明了该技术路线的商业化可行性;

  • 而全流程智能化则体现在诊疗全环节的渗透,从电子病历管理的数字化升级到手术机器人的精准辅助,AI 正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完整生态。


挑战与机遇始终伴随产业发展。在合规与商业化层面,患者隐私保护、算法透明度等数据伦理问题成为监管重点,而阿里 "丽水模式" 在基层医疗场景的成功实践,则为技术与临床需求的深度结合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这表明行业在应对监管压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符合真实医疗场景的落地路径。


然而,当表层的应用实践与监管适应逐步展开时,更深层的制度性挑战开始显现。2025 年新版《AI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将算法透明度、临床验证周期纳入强制标准,直接导致 42% 的申报企业因无法提供可解释性证明被暂停审批。


这一现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合规问题,而是暴露出技术创新逻辑与医疗监管体系的深层摩擦 —— 当 AI 诊断的 "黑箱效应" 与医疗行业要求的 "可追溯、可验证" 特性正面碰撞,如何在保障技术迭代速度的同时,建立兼具科学性与伦理弹性的规制框架,成为决定行业能否跨越产业化门槛的关键考验。


阿里的DAMO PANDA不仅是技术突破,更代表中国企业在全球医疗AI竞赛中的崛起。从格力的工业智能化到讯飞、商汤的垂直应用,跨界融合正成为行业主旋律。未来,唯有技术、临床与商业化能力兼备的企业,才能在千亿蓝海中占据高地。而在这场变革中,最大的赢家或许是每一位因早筛技术重获新生的患者。







▲文章来源:医疗创新网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图片
往/期/回/顾


GE重大人事变动,新总裁“五一”到任!


巨头混战!谁能拿下BD2000亿“大蛋糕”?

  卷哭同行,联影再包揽1.13亿大标!

图片
图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