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械创新资讯
https://doi.org/10.1038/s41587-019-0374-x
一般而言,供体肝脏的保存方式是在摘取时用冷溶液冲洗器官,然后在冰上静态保存,但这是以降低代谢活性为代价,并且肝脏仅能保存12~18个小时。相比之下,机器灌注的方式能够让肝脏在受控环境中保持长达24小时的完整代谢活性,但如果要达到修复肝脏的目的,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在这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肝脏保存时间设定为7天。 早期对猪肝所做的实验表明,要使灌注液能够达到长期保存肝脏的能力,必须扫除五个障碍:控制葡萄糖代谢,防止溶血,去除废物,控制灌注液氧合和隔膜模拟运动。在这次的实验中,研究人员逐一研究和克服了这些问题。具体方法为:
·使用连续在线的传感器自动监测灌流液中葡萄糖水平,通过自动注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来实现葡萄糖水平的闭环控制;·选择只有一个泵头和一个氧合器的灌注回路设计产生脉动血流,从而形成了一种模仿体内环境的脉冲波形;·在灌注回路中集成了透析膜,执行关键的排泄肾功能,从而在7天内无需更换灌注液;·使用一种能够自动调节门静脉的血氧饱和度的算法,在维持肝动脉生理流量的同时,避免门静脉过度充氧;·通过人工维持肺通气的方式诱导肝脏进行膈膜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