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省市都对企业做好复工前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诸多要求,例如: 企业应进行防控物资准备,积极筹措口罩、75%酒精(脱脂棉)、84消毒液、消毒洗手液、橡胶手套、肥皂、温度计、应急药品等防疫人防技防物资。
随着各地企业的陆续复工复产,有 不法分子利用口罩等医疗物资紧缺来实施诈骗 ,谎称囤有大量口罩,收到钱款后 既不发货,也不还钱,还故意拉黑玩消失 。已较多企业受骗,而且 损失金额巨大。
在此提醒,企业复工心急可以理解,购买防疫物资时要认真辨识,要从正规渠道买,以免上当受骗!
案例一:
广东佛山一老板为了企业能尽快复工,网购了价值54万元的口罩,不想卖家玩起了失联。
"我买口罩被骗了,请公安同志帮帮我。"2月15日下午,佛山禅城公安接市民罗先生报警,称自己此前通过添加微信好友的方式,一共花了54万元向对方下订购买15万个医用口罩,结果发货日期到了,对方不仅迟迟不发货,甚至还玩起了失联,这可急坏了罗先生。"当时在微信看到一个微商,说他那里有大量口罩销售,我想着工厂就要复工复产了,为了给员工提前准备好防护口罩,我就下了单。"罗先生是禅城辖区某企业负责人,由于临近开业复工复产,便提前在微信跟对方下了15万个口罩的订单,没想到54万元就这么打水漂了。
转账户就被拉黑
接到报警后,侦查民警立即介入调查。很快发现嫌疑人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大量所谓口罩存货的照片。随后,民警迅速锁定了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和准确落脚点,并于2月17日奔赴东莞市,在当地公安机关的支持下,成功在东莞石寨大道某出租屋内将嫌疑人黄某抓获。"朋友圈发布的口罩图片,都是我从网上转发的,我自己没有口罩。"面对民警的讯问,嫌疑人黄某如实交代,自己因背负巨大外债,在疫情发生后发现了市民急需口罩的"商机",才以此实施诈骗。目前,黄某因涉嫌诈骗,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案例二:
慈溪一企业买口罩损失20余万元
孙先生所在企业马上要复工了,考虑到员工需要口罩 ,就在网上寻求出售口罩的商家。2月14日,他在微信群看到有人发布了售卖口罩的信息,于是马上联系了对方,并互加了微信。
孙先生想要尽快让对方发出口罩,就 一次性付了20余万元 ,对方承诺马上发货。可是几天过去了,孙先生迟迟不见对方发货,多次通过微信找对方。一开始,对方不予理睬,最后竟然直接将孙先生拉黑了。
案例三:
企业准备复工购买口罩付款后被拉黑
案例六:
舟山市民小周为公司采购,为了买口罩便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求购口罩的信息。没想到很快便有一个网友私信她,称自己有大量的一次性口罩货源,并且价格便宜:一次性口罩只需要0.8元一个,N95口罩10元一个。
"这种时期,这么便宜的口罩哪里去找啊? "看到对方发来的口罩价格和大量订单照片,小周决定大量进购。
多次协商之后,小周准备向对方 购买一次性医用口罩20000个,N95口罩10个,共计16000余元。 小周多次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向对方支付货款。 然而没想到的时候,小周付清货款之后,对方便一直以各种理由搪塞发货。第二天下午,当小周再次要求对方提供快递单号时,发现自己的微信已经被拉黑了。
此时如梦方醒的她急忙赶到临城派出所报案。 当民警问及小周为何会将大笔资金转账给对方时,其称 对方男子是游戏中认识的好友,并且平时朋友圈也有很多生活记录,所以放松了警惕。
2020年2月12日,在警方的努力下,22岁的骗子陈姓男子在福建邵武市的一家便利店被抓获。据了解,该男子无业,平时游手好闲,其诈骗所得的钱财已基本挥霍一空。
大家在购买疫情防控物资时
一定要擦亮双眼、仔细甄别
除了购买口罩被骗外
还有人购买"额温枪"被骗!
2月10日,王某(化名)来到定南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报案,称其2月6日在微信上加了一个自称有体温枪的销售商谌某燕。说能够联系到山东体温枪厂家,需要付款后厂家发货。当日王某 订购了108万元的订单,并于2月10日上午12时通过银行转账至对方提供的厂家账户600000元,随后通过支付宝扫码转账谌某燕400000元。下午谌某燕联系灰灰说被骗了,山东的厂家是骗子,现已向佛山公安报案,并退还还未付款给厂家的余款200000元给王某, 共计被骗人民币800000元。
以上被骗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轻信网友
再次提示防疫物资一定要到正规渠道购买
时刻警惕,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