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图网
近期北京疫情因“新发地”相关多个聚集病例事件,出现疫情“小高峰”,受到全国关注。一方面是由于“新发地”在疫情爆发前10天,有超过百万人去过“新发地”,这些人群中,被感染的人员可能带来非常大的不确定风险。另外,不管是“物传人”还是“人传人”问题还尚不清楚,海鲜市场与百事厂区出现多人聚集性病例事件,引发公众对海鲜等冷冻食品、可乐、薯片等安全性的担忧。
新发地与华南海鲜市场、中央公园面积比较,reuters.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专家先后在6月14日和15日、17日,3次进入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采集了数百份样本,发现有不少阳性样本,这些阳性环境样本可以帮助研究者还原“案发现场”,锁定传染范围甚至传染源。专家倾向认为,“人传人”与“物传人”都可能发生,是物品或人将北京之外的新冠病毒带入了“新发地”。
“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http://nmdc.cn/nCoV
6月18日晚间,中国疾控中心已通过“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正式发布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组序列数据。主要包括北京市确诊病例基因组序列数据(NMDC60013902-01、NMDC60013903-02)以及环境样本基因组序列数据(NMDC60013903-03),这3个样本均采集于2020年6月11日,为近期北京爆发的病毒样本。同时中国疾控中心也向世界卫生组织及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提交了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组序列数据,以全球共享数据。
nextstrain网站展示北京样本基因组序列数据位置,https://nextstrain.org/ncov
bioRxiv preprint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6.14.151357
D614G流行变异情况,The D614G mutation of SARS-CoV-2 spike protein enhances viral infectivity and decreases neutralization sensitivity to individual convalescent sera,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6.20.161323
具有D614G突变的毒株于2月初开始在欧洲传播,到5月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毒株,在欧洲和北美占近70%的测序样本。在印度,巴西、伊朗等地均有发现。
The D614G mutation i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reduces S1 shedding and increases infectivity,bioRxiv preprint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6.12.148726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病毒学家Hyeryun Choe团队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文章称发表最新研究表明,在整个欧洲和美国流行的 SARS-CoV-2变异体中的微小基因突变,有可能增加冠状病毒上刺突蛋白的数量,这将大大提高了该病毒感染力,其感染人细胞的能力提高9-10倍。
D614G突变与感染力增强有关,bioRxiv preprint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6.12.148726
SARS-CoV-2分离株编码病毒中的D614G突变随时间推移,峰值(S)蛋白在发现它的位置上占主导地位,这表明这种变化增强了病毒的传播。Hyeryun Choe团队比较了功能残基上带有天冬氨酸(SD614)和甘氨酸(SG614)的S蛋白的特性,观察到以SG614伪病毒感染的逆转录病毒感染了ACE2表达细胞比使用SD614的细胞明显更有效。使用类似病毒SARS-CoV-2 M,N,E和S蛋白的方法获得了类似的结果,SG614确实做到了不能比SD614更有效地结合ACE2,并且包含这些S的伪病毒康复期血浆以可比的效率中和蛋白质。这些结果表明SG614比SD614更稳定,这与流行病学一致数据表明带有SG614的病毒可以更有效地传播。
D614G突变,bioRxiv preprint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6.12.148726
需要指出的是,该研究是使用制造关键冠状病毒蛋白的无害病毒进行的,研究观察到的变化是否还能转化为现实世界中传播能力的提高,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流行病学研究。The D614G mutation in SARS-CoV-2 Spike increases transduction of multiple human cell types,bioRxiv preprint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6.14.151357
6月15日,纽约基因组研究中心Neville E. Sanjana团队基于伪病毒和人肺上皮细胞等细胞系,再次发现D614G变异让伪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提升2.4-7.7倍,其中感染人肝细胞(Huh7.5-ACE2)最为显著。
D614G流行变异情况,The D614G mutation of SARS-CoV-2 spike protein enhances viral infectivity and decreases neutralization sensitivity to individual convalescent sera,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6.20.161323
6月20日,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教授团队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发表研究称,新冠病毒刺突S蛋白D614G氨基酸残基的突变可显著增强病毒的感染能力,并且能够降低对个体恢复期血清的敏感性。
S-G614蛋白伪病毒显示出更强的感染力,The D614G mutation of SARS-CoV-2 spike protein enhances viral infectivity and decreases neutralization sensitivity to individual convalescent sera,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6.20.161323
文章指出,迫切需要确定这种称为D614G的突变会对从未有相关突变病毒中恢复的人们造成何种威胁。同样令人担忧的是,对于以前感染了较温和毒株且已经康复的患者,新毒株实际可能导致第二次感染,但尚无临床证据。他们的研究发现来自恢复期COVID-19患者的93%(38/41)血清可以中和S-D614和S-G614伪型病毒具有相当的效率,但约7%(3/41)的恢复期血清显示出对S-G614假病毒的中和活性降低。这些发现对SARS-CoV-2传播和免疫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Spike mutation pipeline reveals the emergence of a more transmissible form of SARS-CoV-2,bioRxiv preprint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4.29.069054
今年4月份,IBM AI医疗团队在四月份的一项研究中警告称,D614G突变可能会降低针对该病毒刺突蛋白的疫苗计划有效性。5月,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员贝特·科伯(Bette Korber)发表论文指出,欧洲和美国东海岸流行的是一种新型突变体病毒,其传播力更强。科学家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D614G突变上。另外塞尔维亚一项研究中得出类似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