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医疗器械采购、供应商往来款项…
医院账目被严查
近日,福建三明市第二医院发布《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去年,三明市委巡察二组对三明市永安总医院党委开展了巡察。
通报显示,针对“政府采购不够公平有序”的问题,医疗设备采购部门严格按规定进行招标采购工作,排除排他性条款的设置。通过医院网站对外发布征集参数的公告,收集医疗设备相关需求文件,综合收集到的市场投递项目文件,做出综合的参数,防止排他性参数。同时在设置参数过程中,防止地区地域性条款设置。2025年1-4月,该院采购的15个设备采购项目均未设置地区性排他性条款。
此外,对采购不规范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对相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要求其按规范采购;据悉,永安市纪委监委已给予相关人员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针对“项目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问题也做出相应整改。
一是对直线加速器工程拆分工程项目行为进行整改。二是严格规范基建、设备、信息、总务物资等项目的招投标工作。针对直线加速器工程及基层分院DR室改造工程项目存在的项目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行为,该院重新完善了采购流程图,并根据流程图制定了采购制度,新增预算分类制度,同类项目进行合并。该院新院区的重症病房改造、新院区搬迁零星项目等,均严格按招投标制度,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采购进行招标。三是今年4月对相关人员进行诫勉谈话,要求其按规范招标采购。
回款方面,目前药品、耗材往来账清理还未完成。药品往来账已经核对完毕,截止2024年12月31日,药品供应商11家,应付药品款余额为552.10万元,对已无业务往来的5家药品供应商往来款项,涉及金额373.33元进行账务处理。耗材往来款财务科已经初步核对完毕。由于药品、耗材供应商数量众多,且有的厂家己注销,因此与相关供应商进行往来账务确定还需要一定时间。
下一步院方也将加快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02
耗材、设备采购,遭遇严查
当下,耗材、设备采购监管力度依然不减,在多部门合力下,医疗机构正在经历严格的监管和审查。
9月23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布《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其中公布昆明市医药领域集中整治专项审计调查情况。
昆明对全市138家医疗机构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其中发现药品、医用耗材及设备采购不规范问题,52家公立医疗机构在药品、耗材、设备等采购的招投标中存在围标串标、规避招采程序等行为。
整体来看,当前药品器械采购有所规范,不过部分乱象仍未根治。
今年7月,河南公开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审计情况,该省重点审计了省本级和9个市23家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情况。其中发现,部分药品耗材不严格执行采购政策,15家医院线下采购药品耗材,18家医院采购高价非中选品种。
此外,部分医院招标采购不合规,9家医院在招标文件中设置排他性条款,18家医院招标采购时应识别未识别投标企业围标等行为,9家医院将应招标项目通过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招标。
从各地通报中不难看出,排他性条款、围标串标、规避招标等问题依然是共性问题,其中也暗藏腐败风险。
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印发的《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中提出,坚决防止行业不正之风反弹回潮,加强医药卫生领域新型、变异和隐形问题研判预警,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聚焦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医用设备、基建和信息化项目招投标、后勤服务等监管重点,持续规范检测样本外送、外配处方、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行为,加大行政执法和司法办案力度。
预计接下来,耗材、设备采购监管力度将继续保持高级别,一个更加规范、透明、高效的招标环境正在加速形成。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