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械资讯
“亚洲第一”种植牙企业曝10亿贪污丑闻,龙头陷致命危机叠加集采,国内市场要变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Eshare医械汇 2022/01/12
近日,被誉为“亚洲第一”的种植牙行业龙头奥齿泰曝出一名职员涉嫌贪污1880亿韩元巨额公款,约合10亿人民币,相当于奥齿泰全年净利润的2倍,更是占到了奥齿泰全部自有资产的91.81%,堪称韩国上市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起贪污事件。奥齿泰亦被紧急停牌,或面临退市的风险。

据了解,奥齿泰成立于1997年,是世界四大种牙公司之一(市占率7%,排名第三),也是中国市占率排名第一的种植牙生产商(2019年我国种植牙市场奥齿泰市场份额最高达33%)。

奥齿泰身陷重大丑闻,给了国产企业抢占市场的机会。那么目前种植牙国产化进程行至何处?以及种植牙集采不断有政策推出,进展如何,集采又会有哪些影响?

市占10%,国产种植牙质量急需提升


中国是世界上种植牙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据《2020中国口腔医疗行业报告》数据测算,中国当前总缺牙数达到26.42亿颗,潜在种植牙数量高达1888万颗,潜在种植牙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

国内种植体市场,进口品牌占90%左右市场规模,国产品牌为10%左右。其中欧美品牌Nobel、Straumannn、DentsplySirona等抢占中高端市场,目标客户是大型公立医院及连锁口腔医疗机构。韩国品牌奥齿泰、登腾等占据低端市场,目标客户是民营医院和口腔诊所。

国产市场份额之所以较小,是因为国产植体的技术尚在起步阶段,上市时间短、总种植量小,缺乏临床数据,没有足够说服力让患者和医生使用,市场上大型医院几乎没有采用国产种植体。目前我国已有18家国产企业、19款国产牙种植体产品注册,主要包括华西口腔医院、北京莱顿、威高洁丽康、大博百齿泰、江苏创英(由正海生物代理)、康拓医疗、常州百康特、深圳安特、柯润玺等,其中营收体量大的预计营收在5000万左右。因此不断提高质量,是今后国产种植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集采逼近,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


一直以来,种植牙作为一个避开集采的黄金赛道,被投资者长期看好。而随着医改深入,对于用量大,且增速快的医用耗材,都有进入集采的可能,种植牙也逃不开集采的光顾。

2021年8月,宁波市约谈5家进口种植牙供应商召开座谈会,打响了种植牙集采的第一枪。2021年11月,四川省发文,开展口腔种植体、修复基台、种植修复配件等产品的信息申报工作。目前,种植体耗材产品信息及各医院历史报量信息收集均已完成,现在正在进行梳理,下一步应该会通知医院开始报需求量。至此,种植牙集采尘埃落定。

同时,2021年11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牙科种植体系统同品种临床评价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号召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者及从业人员提出建议,进行“一致性评价”,为大规模的种植牙集采及使用保驾护航。

种植牙集采的推进,国产种植牙企业将有望享受政策红利,从而加速国产化替代。

集采蝴蝶效应,或将影响私立医院及医生


遇集采必将引发价格大跳水,对于国内种植体市场将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会加快国产品牌的替代,另一方面,私立医院和医生或也将受到冲击。

一直以来,私立医院在口腔领域占领了重要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民营口腔专科医院723所,占比达82%。在集采后,公立医院的种植牙价格下降,必然会吸引更多私立医院的患者来到公立医院。而私立医院为了挽回患者,很可能也会降价抢占市场。集采落地后,未来市场走向如何,有待后续观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8月宁波医保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医保历年账户支付种植牙项目的方案》中规定:原则上材料费国产1000元、进口1500元,医疗服务费2000元,为确保产品质量和促进企业创新可持续发展,材料费最高下调不得超过20%。

对此业内医生表示,压低医疗服务费,很有可能会影响口腔医生学习和从事种植牙的积极性。2000元医疗服务费里面,只有很小部分会划入医师个人的劳务费用中,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种植牙医师可能就不会倾向于在公立医院做种植了。

不过在四川发布的《关于开展部分口腔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中,申报范围并未提到医疗服务费用。这也意味着,此前医生们担心的问题,或不会在四川集采中出现。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欢迎关注医疗器械创新网公众号,查看更多资讯~
首页
网络学院
视频展示
融资服务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