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在集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医院收入急剧下降;
另一方面,医院为提高竞争力不得不引进先进医疗器械,然而,高端的医疗器械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医疗机构进行设备购置以及更新换代所需资金一般有三个渠道:内部积累、政府划拨和外部融资。显然前两种资金来源是缓慢而有限的,仅凭自筹资金远远跟不上现代医疗产业,特别是医疗器械发展更新的脚步。
因此,医院纷纷利用融资租赁方式引进医疗器械,扩充“产能”。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是指在医院确定相应的医疗设备及供应商(生产商),并办妥相关医疗设备引进审批手续后,租赁公司根据医院要求购进选定的医疗设备,交付给医院使用。医院在使用期内分期支付一定金额的租金,以此取得设备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在租期结束时医院支付较低的设备残值后即可获得设备所有权。
融资租赁可以充分地缓解医院在医疗设备投入上的资金压力,极大地减少医院在添置大型设备资金上的一次性投入,从而使得医院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医学科研、学科建设、员工福利等急需投入的领域,使得医院更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其次,通过对新设备的效益考核,加强对职能科室的监督作用,提升管理激励机制。
发展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得到了政策层面的支持。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探索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与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合作,为各类所有制医疗机构提供分期付款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的服务。
(二)国产医疗设备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