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第八届(2025)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与医用机器人类别赛在北京市昌平区成功举办!
作为国内医疗器械领域规格最高的专业赛事之一,本次赛事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理委员会、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医疗器械创新网承办,汇聚全国创新精英共探产业发展新路径。
本次赛事的举办紧扣北京市区两级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以 “关注实际需求,支持创新与转化服务,构建产业生态” 为主题,加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深度融合,致力于为昌平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注入动能。
开幕式
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 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主任 柳强
柳强主任介绍了昌平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透露了昌平区后续将打造 “临床 + 投资 + 孵化 + 园区” 四位一体的生态圈计划,以及近三年昌平区生物医药收入年均增 9.2%、产业收入破千亿元,并围绕 “132” 体系实施产业提升计划,聚焦高端器械,2024 年昌平区器械产值 144 亿元,占北京 40% 以上,成核心增长点。肯定大赛的行业地位以及往届赛后对昌平区医械项目落地的促进作用,后续昌平区将围绕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以强生态、优服务、促转化为核心,夯实产业根基、激发创新动力。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厚廷
王局长介绍,北京在人工智能与医用机器人赛道优势显著:全市累计获批人工智能产品 57 个、手术机器人产品 34 个,两项数据均居全国首位。北京市药监局始终秉持 “监管护航、服务提速” 导向,二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技术审评效率大幅提升,平均用时压缩至 47 个工作日。技术支撑上,综合性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基地已投入使用,联合多部门为创新器械技术转化筑牢专业保障;成果转化环节,通过跨部门联动为项目提供全流程便利化服务,全方位助力产业发展。
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姜峰
姜会长从行业协同视角出发,回顾赛事创办以来的成果(前七届赛事参赛项目共5041个、超 80 亿元赛后融资),强调联盟在 “连接创新端与产业端” 的平台价值。本届大赛服务进一步升级,不仅提供自有基金、代工平台、设计平台等配套支持,并与工信部、科技部深化交流,助力国际科研合作与项目落地。大赛组委会更以覆盖赛前、赛中、赛后的全周期服务,为医疗器械创新项目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北京市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心副主任 闫旸
北京市医疗器械审评改革创新举措及惠企政策宣贯
闫旸主任表示,中心紧扣北京医疗器械产业提质升级政策,聚焦企业痛点、精准对接服务需求,推出系列审评改革创新举措与惠企政策:对重点产品实施项目制精准管理,提升北京器审咨询预约系统使用率,上线线上审评平台、探索 AI 大模型在咨询与审评环节的应用场景,编制专项指导文件。通过多维度精准服务,助力企业有效规避研发风险、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北京市昌平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 张冰
北京市昌平区投资环境介绍
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副主任 杜玮
北京市昌平区医疗器械产业若干措施宣讲
张冰主任从营商环境、资源配套、政策扶持等多维度展开,展现昌平优质的招商环境。杜玮主任通过拆解昌平医疗器械产业基础,突出昌平区医疗器械产业生态优势。政策不仅有“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还有“先行先试”的机制创新,覆盖研发、产业化、产品推广、生态营造等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紧抓产业发展前沿变化,推动昌平区医疗器械产业提升。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参赛企业和项目团队,赛事期间特别增设了药监审评、当地产业园区、创新网等多家一站式咨询服务台,帮助参赛团队解决实际问题,加快项目落地进程。
比赛现场
本次大赛共分为初创组与创意组两个组别,吸引了TauRhythm、海豚伯恩、莱仕博医疗、国磁云数等优质创新医械企业参赛,参赛项目包含采血机器人、麻醉机器人、辅助诊断、手术机器人等数十个医疗器械创新项目。大赛不仅为参赛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更为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比赛间隙,在国际医疗器械城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赛团队进行了国际医疗器械城的园区参观。
颁奖典礼
第八届(2025)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
人工智能与医用机器人类别赛(初创组)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胜奖
第八届(2025)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
人工智能与医用机器人类别赛(创意组)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胜奖
获奖名单
第八届(2025)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
人工智能与医用机器人类别赛(初创组)
第八届(2025)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
人工智能与医用机器人类别赛(创意组)
本场赛事,不仅发掘出一批具备产业化潜力的医械创新项目,更通过资源聚合加速成果转化。后续,昌平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完善产业生态,推动更多 “赛场成果” 变为 “产业增量”。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简称大赛)在科技部相关单位的指导下自2018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是国内参赛项目最多、专业性最强、行业影响力最大、项目转化落地效果最突出的全国性专业赛事。大赛由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及医疗器械创新网牵头举办,今年累计合格报名项目数量达907个。此外前七届赛事参赛项目共5041个,决赛评出一二三等奖项目共计588个,赛后半年跟踪统计融资总额逾80亿元,部分项目后续还获得部委、省市和军队的课题资助及其他各种赛事奖项。大赛有力地助推了医疗器械行业创新发展和高校医院成果转化,受到了各方一致好评。
大赛总决赛及配套创新周活动(论坛及展览)共吸引超4000余家企业以及创新服务与投资机构参与,包括部委领导、院士、监管和产业界的权威专家及专业人士40000余人现场指导观摩,成为医疗器械行业知名品牌活动。
后续我们还有其他类别赛及专场赛将不断上演,欲知更多赛事通知,可登录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官方网站:https://www.innomd.org/
关于国际医疗器械城
国际医疗器械城是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支持下,由昌平区重点打造的聚焦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生物技术等方向的专业化复合产业园区,并由昌平区属平台公司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3万平米,东区约43万平已投入运营,(西区)已启动开工建设。园区重点面向高端医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高效诊断等领域,紧抓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强化临床示范应用牵引,融合美丽健康管理价值实现,承载领先企业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验证迭代、落地应用等全周期发展需求,建设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国际医疗器械城(东区)总建筑用地18.3万㎡,总建筑面积约43.2万㎡,项目位于昌平新城东区,隶属于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东区范围,可就近承载周边生物医药项目快速产业化需求。先后被评为高质量发展典范园区、年度医疗健康标杆产业园区、首批中关村特色产业园。
国际医疗器械城(西区)位于马池口镇,占地面积88.6公顷。其中,项目启动区占地面积18.8公顷,计划分为四期建设,首期于2027年初投入使用。
项目以“标准生产厂房、小型中试车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服务平台、流通展示中心、生活配套设施”等6大功能模块,建设相应功能的产业空间并打造优质产业服务平台资源,以满足初创期、小型化、规模化等各阶段医疗器械企业的研发生产等需求,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更多大赛相关信息
邀您参与创新盛举,第八届(2025)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全部赛事安排公布!
赛事详情请咨询
小新:18136127515
欢迎各企业、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创新服务机构等相关单位和有识之士一同探索精彩活动!
近期大赛项目入围公示: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