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心脏病治疗赛道竞争加剧之际,爱德华生命科学Q2 交出 “增收不增利” 答卷,TAVR 负责人突然离职更添变数。
财务表现:收入增长与利润承压并存
爱德华生命科学最新发布的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在截至 6 月 30 日的季度中实现销售额 15.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9%,但净利润同比下降 7.7% 至 3.359 亿美元,每股收益 57 美分。这一 “增收不增利” 的现象反映出公司在业务扩张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平衡挑战。
从业务结构看,核心产品线呈现显著分化:
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销售额11 亿美元,同比增长 8.9%,增速较 2024 年同期的 13% 明显放缓。尽管竞争对手波士顿科学因监管压力于 5 月停产精准型 TAVR 系统,但爱德华的市场份额提升未能完全抵消高基数效应和新兴市场竞争压力。
TMTT(经导管二尖瓣和三尖瓣治疗):销售额1.345 亿美元,同比激增 61.9%,成为增长引擎。这一表现得益于 PASCAL 二尖瓣修复系统和 EVOQUE 三尖瓣置换系统在欧美市场的快速渗透,与公司此前预测的 50-60% 增长目标基本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4 年以 42 亿美元剥离重症监护业务,加之持续加大瓣膜新品研发投入(如 SAPIEN M3 二尖瓣置换系统临床推进),导致短期利润承压。此外,美国关税政策预计对 2025 年每股收益造成 5 美分损失,进一步侵蚀盈利空间。
市场变局:监管收紧与国产替代共振
波士顿科学退出TAVR 市场的连锁反应正在重塑行业格局。2025 年 5 月,波科因无法满足欧美监管机构对随机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监测的更高要求,宣布停产 ACURATE neo2 和 Prime TAVR 系统。
这一决策源于其产品在关键试验中未能达到非劣效性终点,而爱德华的 Sapien 3 和 Sapien 3 Ultra 等产品在临床数据上仍保持优势。在中国市场,波科的退出更为戏剧性 —— 其最新产品 ACURATE neo2 刚于 2025 年 3 月完成首批植入手术,商业化不足三个月便宣告终止。
爱德华的Sapien 3 Ultra系统
在国内市场,爱德华同样面临本土企业的竞争挑战:目前中国TAVR 市场已形成 “外资双雄(爱德华、美敦力)+ 本土四小龙(启明医疗、杰成医疗、微创心通、沛嘉医疗)” 格局。
启明医疗、沛嘉医疗等本土企业凭借价格优势,已占据超 10% 市场份额,并在集采中持续挤压外资空间。爱德华虽通过收购 JenaValve 和健适医疗强化在华布局,但高端定价策略仍面临结构性压力。
人事震荡:TAVR 负责人加盟手术机器人公司
在业绩发布同期,爱德华宣布副总裁兼TAVR 业务负责人拉里・伍德离职,将出任 Procept BioRobotics 首席执行官。
拉里・伍德
这一人事变动引发市场关注:
Procept 的战略意图:作为专注泌尿外科手术机器人的企业,近期刚获批开展前列腺癌临床研究。尽管未涉足心脏领域,但该公司正通过技术跨界探索新增长极,而爱德华高管的加盟可能为其带来微创治疗领域的资源整合经验。
此外,在领导层换届之际,Procept 还公布了 2025 年第二季度收入数据,总额约为 7920 万美元。
爱德华的应对挑战:TAVR 业务作为公司基本盘,其负责人离职正值波士顿科学退出、国产替代加剧的关键节点。拉里・伍德自 2007 年起担任爱德华 TAVR 业务副总裁,十余年间将该业务发展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核心板块。此次变动或预示资源进一步向高增长的二尖瓣 / 三尖瓣领域倾斜。
尽管市场对人事变动表现出担忧,但公司的核心技术、临床数据积累及成熟商业体系有助于缓解顾虑。此外,继任者已确定—— 在爱德华任职 15 年的丹・里皮斯将接替伍德担任 TAVR 负责人,他此前负责日本、大中华区及亚太地区业务。
业绩预期:短期承压与长期潜力
原先业绩预期方面,爱德华在2025 年初设定的目标包括:
TAVR 销售额增长 5-7%,达 41-44 亿美元;
TMTT 业务增长 50-60%,全年销售额上调至 5.3-5.5 亿美元;
全年销售额增长8-10%,调整后每股收益 2.40-2.50 美元。
凭借强劲的第二季度业绩,爱德华将全年销售增长指引从原先的8-10% 上调至 9-10%,TAVR 销售增长指引从 5-7% 上调至 6-7%,同时将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提高至 2.40-2.50 美元区间的高端水平。
对于下一季度,公司面临三重关键变量:
1.关税影响:爱德华首席财务官Scott Ullem 表示,根据当前实施的关税政策,预计将对每股收益造成约 0.05 美元影响;
2.集采压力:中国第三批高值耗材集采可能于Q3 落地,TAVR 平均价格或再进一步下降;
3.技术突破:今年五月,爱德华生命科学宣布FDA批准其TAVR产品---SAPIEN 3平台(包括SAPIEN 3、SAPIEN 3 Ultra及SAPIEN 3 Ultra RESILIA系列)用于无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这是FDA首次批准TAVR技术应用于无症状AS患者群体,标志着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此次获批预计将为 Q3 及后续业绩注入强劲的增长动力。
尽管短期承压,爱德华仍展现战略定力。管理层在财报中重申,2025 年将维持 27-28% 的调整后营业利润率,并通过优化供应链及研发投入效率应对挑战。随着 SAPIEN M3 等新品进入收获期,公司有望在 2026 年实现 TMTT 业务占比突破 15% 的目标。
对于爱德华生命科学而言,当下既有TMTT 业务高速增长的机遇,也面临多重市场挑战。您认为爱德华接下来应优先巩固 TAVR 基本盘,还是全力押注 TMTT 新赛道?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