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8 月,中国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市场迎来显著复苏,一改 2024年同期的下滑态势,呈现量额双增的强劲表现。这一阶段,市场不仅在销额与销量上实现大幅同比增长,还伴随国产设备份额持续提升、细分品类格局清晰、区域品牌偏好分化等特征。
【文末附:2025年1-8月超声影像诊断设备主流品牌(市占率top5)主要采购人及供应商情况】
整体情况
图表1:2024~2025年1-8月
超声影像诊断设备销额、销量情况
从24、25年1-8月销额及销量的同比数据来看,2025 年 1-8 月中国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市场实现量额双增且增速显著的强劲复苏:销额达 103.70 亿元,同比 2024 年同期增长 24.71%;销量攀升至 11791 件,同比大幅提升 42.30%。
回溯2024 年 1-8 月,市场曾面临一定压力,彼时销额同比下滑 31.68%、销量同比下降 22.73%。而 2025 年的积极转变,与医疗领域政策导向及行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一方面,“十四五” 医疗新基建持续深化,基层医疗机构设备升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推动下,各级医疗单位对超声影像这类临床刚需设备的采购需求集中释放;另一方面,国产超声设备技术迭代加速,在 “国产替代” 政策支持与市场认可下,高性价比的国产产品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既拉动了销量规模扩容,也助力整体销额回升,清晰展现出行业从调整期迈入复苏增长期的积极态势
图表2:2023~2025年1-8月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国产化率
备注:本报告中超声影像诊断设备的销售国产化率,统计口径为国产品牌的销售总额占超声影像诊断设备整体销售总额的比例,以销额维度反映设备国产化程度。
国产超声设备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3 年 1-8 月国产化率为 37.18%,2024 年同期升至 40.94%,2025 年 1-8 月进一步提高至 46.40%,呈逐年递增态势。
这一增长源于政策赋能与技术攻坚的双向发力:
政策层面,“国产医疗设备优先采购”政策覆盖各级医疗机构,多地将国产超声设备纳入集采并提高采购权重;
技术突破上,迈瑞医疗“昆仑”系列彩超在超宽频探头、实时三维成像技术上实现突破,已广泛进入国内三甲医院;联影医疗 uSmart Ultrasound 平台以 AI - 融合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肿瘤精准诊断中替代进口设备,加速国产对高端市场的渗透,推动国产化率持续攀升。
图表3:2025年1-8月超声影像诊断设备
各级医疗机构的采购数量及金额占比
2025 年 1-8 月,三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是超声影像诊断设备采购主力:采购 4777 台,数量占比 40.51%,因多采购高端设备(中位价 108.38 万元),金额占比达 52.49%;二级及以下、非医疗机构采购量虽有一定规模,但设备中位价不足 50 万元,以中低端为主。
图表4:2025年1-8月超声影像诊断设备
三级及以上医院采购品牌销额占比(Top10)
2025 年 1-8 月,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在含三级医院的采购中,品牌销额集中度较高。迈瑞以24.73% 领跑,“GPS”GE(23.31%)、飞利浦(21.32%)、西门子(5.05%)紧随,其中迈瑞、GE、飞利浦三品牌合计占比超六成;深圳开立、佳能等其余品牌销额占比均低于4%,国产与外资头部品牌主导高端采购市场。
图表5:2025年1-8月超声影像诊断设备
二级及以下医院采购品牌销额占比(Top10)
在二级及以下医院的超声影像诊断设备采购中,迈瑞以27.35% 的销额占比领跑,飞利浦(21.50%)、GE(18.12%)紧随,三品牌合计占比超六成;深圳开立占 4.67%,三星、西门子等其余品牌销额占比均低于5%,头部品牌主导该层级市场,国产品牌迈瑞优势显著。
细分品类
图表6:2025年1-8月超声影像诊断设备
各细分品类的采购情况
从细分品类方面来看,2025 年 1-8 月,彩超品类在超声影像诊断设备采购中居绝对主导,采购数量为9490 台,数量占比 80.49%,金额占比 85.31%;B 超类产品采购数量为1398 台,数量、金额占比均超 11%;眼科超声、肝脏硬度诊断仪等其他细分品类采购量与金额占比均较低。
图表7:2025年1-8月彩超(B超)Top品牌
2025 年 1-8 月彩超(B 超)市场中,迈瑞以 30.02% 销额占比、36.35% 销量占比领跑,中位价 72 万元;GE、飞利浦销额占比超 19%,但中位价超 150 万元、销量占比偏低;深圳开立、飞依诺等国产品牌凭借性价比,在销量或市场占比上也有表现,品牌间价格与市场份额呈分层竞争态势。
图表8:2025年1-8月眼科超声诊断设备Top品牌
2025 年 1-8 月,眼科超声诊断设备市场头部品牌引领性强:天津迈达以 31.07% 的销额占比居首,索维眼科凭借 36.50% 的销量占比成为销量主力。品牌间价格分化明显,法国光太中位价达 54.18 万元,远高于其他品牌但销量占比仅 3.65%;康华瑞明、徐州凯信等品牌则以 8.50 万元、5.60 万元的中低价位,在销量端获得一定份额。
图表9:2025年1-8月肝脏硬度诊断仪Top品牌
2025 年 1-8 月,肝脏硬度诊断仪市场呈双龙头主导格局:海斯凯尔、爱科森销额占比合计超 87%,销量占比合计超 86%,中位价分别为 98.50 万元、85.95 万元;意领科技、迈瑞等其余品牌销额、销量占比均较低,一体医疗中位价仅 9.80 万元,聚焦中低端细分需求。
图表10:2025年1-8月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Top品牌
2025 年 1-8 月,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IVUS)市场由波科主导,其销额占比 60.25%、销量占比 43.75%,中位价 89.35 万元;深圳北芯、深圳开立等国产品牌凭借 42 万元、30.5 万元中位价覆盖中价段。全景恒升依托 IVUS - OCT 融合技术跻身前列,德力凯中位价 82 万元接近外资高端水平,与飞利浦(99.65 万元)同处中高端区间;恒宇医疗等则聚焦更具性价比的市场,国产与外资在不同价格带形成竞争。
图表11:2025年1-8月
血管内超声多普勒血流分析仪Top品牌
2025 年 1-8 月,血管内超声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市场头部集中显著:悦琦创通以 36.71% 销额、38.67% 销量领跑,德力凯销额 30.91%、销量 22.96% 紧随,二者共占超六成份额;博动医学销额占 6.53% 但销量仅 0.60%,中位价 267.23 万元居首;理邦、贝斯曼等中低价品牌(如理邦 9.22 万元、贝斯曼 6.00 万元)在销量端获份额,价格与表现分化明显。
区域分析
图表12:2025年1-8月超声影像诊断设备
TOP地区品牌偏好
2025 年 1-8 月,超声影像诊断设备的品牌偏好在各地区呈现明显分化,且与医疗政策导向紧密相关。迈瑞、GE、飞利浦在多数省份占据领先,但迈瑞在西藏(41.36%)、海南(50.03%)的市场占比尤为突出,GE 则在天津(42.99%)、黑龙江(29.73%)等地区优势显著;东软医疗在贵州、辽宁等地销额占比超 10%,受益于国产设备创新扶持与医疗采购政策(如贴息贷款、DRG/DIP 支付下的成本控制需求)。海南、西藏等区域对国产品牌倾斜更明显,反映医疗新基建与国产替代政策的区域落地成效,而经济发达地区仍保留外资品牌的高端市场份额。
整体市场
2025年1-8月中国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市场在经历上一年度的调整后,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量额双增” 的良好态势背后,是政策赋能、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共振的结果。纵观市场全局,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核心特征与未来走向。
政策驱动,未来将持续高速增长
2025年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十大举措优化高端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监管,明确支持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创新产品加快上市,为行业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政策的落地实施,推动了招采需求的集中释放,为市场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
国产替代加速,分层竞争显现
当前市场竞争呈现出“高端市场中外竞合,中低端市场国产主导” 的鲜明特点。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市场国产化率已达约42%,且呈现持续提升态势。以迈瑞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已在三级医院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而飞利浦在县级医院市场表现突出,表明不同品牌正依据自身优势精准定位目标市场。
展望未来,中国超声影像设备市场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国家药监局已明确将完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简化算法优化产品的变更注册要求,为超声设备智能化铺平道路;全球化竞争加速:在政策支持与企业努力下,中国超声设备企业将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全生命周期监管强化:从产品审批到上市后质量监测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将不断完善,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2025年中国超声影像诊断设备市场在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正步入一个量质齐升的新发展阶段。国产品牌有望在巩固中低端市场优势的同时,持续向高端领域突破,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