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有疑问请电话咨询:18912606905、18136127515。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聚焦IVD前沿:以创新为核,以合规为径,共绘行业发展新蓝图

日期:2025-10-31
浏览量:22068

在体外诊断(IVD)行业创新加速与监管趋严并行的当下,如何实现技术转化与注册合规的高效协同?怎样把握行业发展脉搏、打造核心竞争力?

10月22日下午,第八届(2025)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暨医疗器械创新周核心活动之一:IVD前沿专题研讨会在天津武清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汇聚多位行业专家,围绕IVD 技术创新、注册合规、临床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分享,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专家齐聚献智

共探行业发展关键命题

  • 创新IVD 未来生存与发展之根本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体外诊断(IVD)分会理事长邹左军率先剖析了行业当前面临的政策变化与市场格局。他指出,降价集采、DRGs支付改革、结果互认等政策调整,叠加外企本土化、行业内卷加剧的竞争态势,倒逼企业以创新破局。

邹左军强调,IVD企业的创新需聚焦客户价值与差异化,涵盖战略、技术、模式、服务等多维度,既要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与自身优势,也要善于整合盟友资源、规避竞争短板,通过“先进技术+高效渠道+优质服务”的协同,构建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 临床视觉下的IVD技术与创新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教授、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分会主委康熙雄表示,IVD 作为临床诊疗的“眼睛”,核心价值在于提供准确、及时、经济的诊断依据,满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需求。

康熙雄提出,AI 技术正推动临床检验从“自动化”向“全要素数智化”跨越,通过IoT智能监控、AI图像识别、智能审核预警等应用,实现检验前中后全流程提效。未来,检验科将转型为“智慧决策中心”,检验人员需从“技术操作员”升级为“数据临床医生”,强化数据解读与临床沟通能力,助力精准诊疗。

  • 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天津市医疗器械审评查验中心曹雅欣,结合最新法规动态展开详细解读。她介绍,体外诊断试剂注册需遵循《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739 号令)等行政法规,以及《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确保申报资料符合技术标准与指导原则。

针对非临床资料中的产品检验报告,曹雅欣特别强调,需基于稳定的原材料与生产工艺,采用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产品进行检验,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需提供三个不同生产批次的检验报告,可选择自检或委托有资质机构检测,且需优先使用国家标准品进行验证。

  • 创新IVD产品注册全流程策略规划:从技术转化到审评沟通的实战技巧

康龙化成法荟医疗高级总监刘文辉,分享了从技术转化到审评沟通的实战技巧。他提出,IVD产品转化需实现四大跨越:从检测方法到IVD试剂盒、从科研到医疗器械设计开发、从推理验证到注册临床试验、从创新理想到注册批准。

刘文辉详解了注册申报的关键节点,包括产品命名规范、预期用途定义、临床试验设计等核心内容,提醒企业规避“重研发轻注册”“低估法规标准”“临床证据不充分” 等常见误区。同时,他介绍了应急注册、创新注册、优先注册等多元路径选择,助力企业根据产品特性高效拿证。

干货满满获赞,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与会者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内容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专家分享既解读了行业政策趋势,又提供了注册合规与技术创新的具体路径,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现场组建的专项服务专班,还为创新项目在审评审批、检验检测等环节提供一对一咨询,助力企业快速打通前期环节。

作为第八届(2025)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暨医疗器械创新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 IVD 前沿专题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搭建了行业交流与资源对接的高效平台。未来,创新周将持续聚焦医疗器械领域痛点难点,汇聚各方智慧,推动创新技术转化与行业合规发展,共绘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


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简称大赛)在科技部相关单位的指导下自2018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是国内参赛项目最多、专业性最强、行业影响力最大、项目转化落地效果最突出的全国性专业赛事。大赛由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及医疗器械创新网牵头举办,今年累计合格报名项目数量达907个。此外前七届赛事参赛项目共5041个,决赛评出一二三等奖项目共计588个,赛后半年跟踪统计融资总额逾80亿元,部分项目后续还获得部委、省市和军队的课题资助及其他各种赛事奖项。大赛有力地助推了医疗器械行业创新发展和高校医院成果转化,受到了各方一致好评。


大赛总决赛及配套创新周活动(论坛及展览)共吸引超4000余家企业以及创新服务与投资机构参与,包括部委领导、院士、监管和产业界的权威专家及专业人士40000余人现场指导观摩,成为医疗器械行业知名品牌活动。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推荐

财务造假,医械龙头企业退市倒计时

迈瑞,再次出手!

奥林巴斯,新品

苏州这一械企,拿下近亿元融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