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16
37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已有账号?
医械创新资讯
医械创新资讯

疫情“严字当头”,如何打造“平疫结合”的复合手术室?

日期:2020-05-15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国各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各地医院门诊大厅门庭冷落,门急诊量、手术量均大幅下降,部分医院甚至暂停营业。


国家卫健委网站,2020年1-2月份,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7.0亿人次,同比下降21.3%,不包括湖北省医疗机构,以及诊所和村卫生室数据。


进入5月,国内疫情呈向好之势,但对于各级医院而言,业务工作量和医疗收入仍在低谷“徘徊”。

随着防控工作常态化,如何在“最严”院感防控与管理运营的双重压力下,安全、有效地开展日常服务和手术诊疗?成为很多医院,尤其是传染病与呼吸道传染病等特殊医院亟需解决的难题。


常态防疫,几多焦虑几多愁


针对此前防疫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鸿祺教授指出:疫情期间的救治工作,尤其是在一些疫情非常严重的地区,像武汉有一些地区人群感染率很高,任何一个有可能伴发或者是感染一系列病毒的急诊患者,都存在会传染给医护人员或者是在医院扩散的可能。


“尽管有些医院在疫情暴发期没有遇到新冠肺炎的确诊患者进行手术,但是面对具有不确定性的未来和可能出现的疫情常态化,患者救治与医护人员安全的双保障,从手术室做好平战结合,医院对应的手术室配备与改造,势在必行。


▲直播间联连线张鸿祺教授


众所周知,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间,若遇到需要立即救治进行介入手术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未明确患者是否为新冠患者的前提下,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将对医护人员带来一定的风险。


再遇上疫情,有的医院也有报道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急诊手术,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大部分医院的导管室都是正压十万级层流的导管室。


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主任傅国胜教授强调,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状态后,如何保证手术再遇到类似情况不会出现无法开诊、手术停工的情况,保障有需要的特殊感染急诊患者能够及时手术,是当前医院需要考虑和立即解决的问题。


▲直播间连线傅国胜教授


那么,在应对新冠肺炎这类空气传播患者的情况,手术室究竟该如何升级改造呢?


补齐短板,不谋出路便是死路


临床的需求倒逼医疗系统的升级。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类空气传染性疾病患者手术必须在全新风全排风的负压手术室内进行手术。所谓的负压空气隔离室是指阻止直径小于5微米的液滴核在空气传播。相较于正压手术室是保护患者不受感染而言,负压空气隔离室的目的是保护其他环境不被病原体传播,以免造成更大面积的外扩性感染。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尤其是作为非传染病医院的综合性医院普遍缺乏负压隔离手术室的保障;而专门针对传染性疾病设置的负压隔离手术室无法在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洁净手术中使用。


如何紧抓中国疫情趋稳的这段窗口期,做到平战结合,提高手术室的使用效率?“正负压可以灵活转换、将平时和疫时结合起来的复合手术室”为我们找到了解决方案


目前,能做到“平疫结合”的手术间建设方案目前有三种:平疫转换型、平疫结合型、战时应急型。


▲“平战结合”手术间建设三种方案


所谓正负压转换复合手术室是指,为了提高手术间的利用率,平时该手术间做非污染手术时,对相邻洁净区为正压,如遇包括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或其他具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需要手术时则必须要切换为负压,以防止手术间以外的相邻洁净区域被手术室内的病毒污染,同时此手术室可以能够同时进行影像学诊断、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的特殊手术室。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陈爽教授表示,正负压转换复合手术室的建造,正压是最高级别的百级层流,能够满足各种手术的环境要求,不论是在疫情特殊期间,还是平时正常条件下,正负压手术室的自由切换、无缝衔接,都是一种临床治疗的有利的双保障。


▲陈爽教授主题演讲


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傅国胜教授也谈到,新增正负压功能的复合手术室的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并非特别高,在大灾难等特殊情况下,这样的手术室必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针对老院区的改造,陈爽教授指出,需要在流程布局、正负压切换手术室与其前后室空调系统配置方案、正负压转换手术室排风系统设置以及循环空调机组与排风机启停顺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地规划和布局。


论及医院在选择悬吊式DSA与落地式DSA方面陈爽教授指出:手术室的格局分布以及安装层流的选择,需要根据各自医院自身医疗基建情况而定。


他建议,在医院有悬吊式DSA的前提下,鉴于成本、效益以及资金紧张的情况,不做拆除。但会出现有重大手术患者而无法对其接收、治疗的尴尬局面。


此外,悬吊式DSA使用虽便捷,但存在悬吊式上面有一个架子会遮挡层流出风口,机架难于清洗和消毒,洁净度得不到保障等弊端,且正压、负压环境下,都不符合洁净或隔离环境要求,从无菌角度是最不推荐的方式。


正负压灵活转换复合手术室方案,

平疫保障不停摆


在对于提高医院的综合能力及利用效率的角度来说,由于平疫转换型复合手术室是结合正压洁净与负压隔离相转换的双重环境安全保障,外科加介入两类手术场景自由切换的整合性方案,是可以达到“战时隔离疫情,平时科研攻坚”的手术室内的诺亚方舟。


Discovery正负压灵活转换复合手术室循环示意图


目前,由GE医疗开发Discovery正负压转换复合手术室,凭借灵活的的空间设计,不论是在新场地建设,还是旧场地改造发挥上,都游刃有余。


Discovery HOR的无固定底座设计,在落地全轴等中心机架的加持下,能够实现360°自由移动,进而可与外科、介入手术实现无缝切换,且在正负压转换复合手术负压模式下,室内循环无干扰,出风口无遮挡、加之无缝机械关节臂的设计,利于术后彻底消毒,这些独特设计都保证了Discovery是正负压转换复合手术室的不二选择。


于战时,Discovery正负压转换复合手术室方案可启动负压模式,将病毒隔离在手术间内,满足空气传染性疾病患者救治的感控要求。360°自由移动的设计,既可以满足出风口无阻挡,又方便术后彻底消毒,同时配备智能移动OR机架、Smart IQ高清影像链、ASSIST智能疾病导航技术,对于外科为主的复合手术满足设备摆放要求,对介入为主的复合手术满足介入影像及手术疾病导航需求。


于平时,正压复合手术室方案更可以赋能临床学科的拓展,提升科研水平与复合人才的培养,降低医生培养周期和难度,还能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进而提升手术量。



张鸿祺教授表示,脑血管疾病的救治必须争分夺秒,为了应对疫情期间可能遇到的特殊感染患者的急诊介入手术,其所在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现已应急将一间双C导管室改造成负压导管室。


他进一步建议到,面对具有不确定性的未来和可能出现的疫情常态化,确实需要考虑在综合医院,尤其是新建医院或园区配备有至少一间正负压转换的复合手术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目前正考虑把一间80平米左右的房间设计建造成正负压转换复合手术室。


傅国胜教授称:无论是新冠患者合并脑疝的急诊外科手术还是新冠肺炎患者合并急性心梗需要急诊介入手术的情况,一间具备正负压转换能力的复合手术室都可灵活应对。


生命重于泰山。面对生命攸关、需要紧急手术病人,同时具备介入能力和外科手术能力的符合空气传播感染隔离(AII)标准的复合手术室,是解决疫情时期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或高度疑似患者行急诊介入手术以及外科手术的最佳战场。



平疫结合复合手术室线上专家谈


近日,在GE医疗举办的“平疫结合复合手术室线上大家谈”直播活动上,多位行业大咖做客直播间,从正负压转换复合手术室建设的角度,探讨如何平疫结合保障手术室环境安全,更为后疫情时代,心血管、神外等疾病外科和介入手术救治的顺利开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观看直播视频回放。




“脑血管疾病的救治必须争分夺秒,为了应对新冠疫情期间可能遇到的特殊感染患者的急诊介入手术,我们医院应急改建了一间双C的导管室成负压导管室,不过,应急改建的导管室距离标准的控制烈性空气传染性疾病的负压隔离手术间还有差距。


在疫情期间虽然没有遇到新冠肺炎的确诊患者进行手术,但是面对具有不确定性的未来和可能出现的疫情常态化,确实需要考虑在综合医院,尤其是新建医院或园区配备有至少一间正负压转换的复合手术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张鸿祺教授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间,再遇上此次新冠疫情,出现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急诊手术的紧急需求,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的导管室都是正压十万级层流的导管室。


所以这次疫情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其中,如何保证手术室再遇到类似情况不会出现无法开诊、手术停工的情况,保障有需要的特殊感染急诊患者能够及时手术,是大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心内科主任傅国胜教授



“正负压转换复合手术室的建造,正压是最高级别的百级层流,能够满足各种手术的环境要求,不论是在疫情特殊期间,还是平时正常条件下,正负压手术室的自由切换、无缝衔接,都是一种临床治疗的有利的双保障。”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放射科副主任

装备处主任陈爽教授



“近几年国内的医院都很有医院建造正负压转换复合手术室,但必须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前提:正负压转换的安全控制措施;当手术室由正压转换成负压时,周围用房的压差也变化了,是否改变原设定的定向气流流向;术后污物的专门通道对原设定的人流、物流影响;保证手术过程始终维持负压。”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晋明教授

返回列表